当前位置:新闻

[行业] 不写喜欢的题材,不如回去当美工

2015-09-01 14:15:10

来源:剧之巢-编剧之家

[摘要]“我写电影剧本,只有一条底线一个原则:有感而发,无感不发。因为我做电影的时候,我不是编剧,我是一个美工,当上编剧也是阴差阳错。合适我的题材我就写,不合适的我就不写了,为什么呢?我还有一招儿,我还是美工呢!我不写了,我有饭吃,我也饿不着。”

       8月27日,有“中国编剧第一人”美誉的著名编剧芦苇坐镇编工委第四期“华策杯”电影主题编剧培训班,与在场的行业同仁切磋交谈,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与心得。

       大师的到来让在场学员都兴奋不已,最想知道的莫过于大师的“独家秘笈”。芦苇诙谐地说:“每个人都追着我要秘笈,编剧这行这么赚钱,要是真有,我也不给你啊。”芦苇表示自己当了20多年编剧,从来对自己的职业非常满意,“第一很愉快,第二还能挣一点钱,吃一个肚圆,买一个房子一个车子都没问题,这是意外收获。主要还是热爱。编剧最难的就是热爱,编剧最高的技巧就是热爱,剩下的问题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可以。我们年轻的时候看中哪个姑娘怎么追,你自己会研究。剧作也是一样的,只要题材你感兴趣了,你觉得特别感动了,怎么样写,你总有招儿。道理很简单,因为你想写他。这就是我的秘笈。”

       谈及自己最近的两部作品《白鹿原》和《狼图腾》,芦苇都表示不太满意,尤其《白鹿原》的上映版本,与他的文本相距甚远。他坦率地说:“王全安刚拍完这部电影的时候,他信心满满,自己觉得一个伟大的电影即将诞生,他跟媒体说的话,我看了都有点吃惊,他说中国电影不能老是就那么几部吧,总得有新的经典出现吧,不能老是《霸王别姬》老是《活着》,总得有新的生命出现。但我认为吧,起码《白鹿原》不是这个新的生命。”

       而对于《狼图腾》,芦苇说不满意并不是说电影的主题,而是对人物角色研究得不够。“法国导演和法国创作团队把狼拍得很好,但是真是不太了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这一代人,他们没有这个阶层也没有这个经历,他们功夫下得不太够,描绘得不太确切。”

       常年在西安深居简出的芦苇并未放任自己脱离市场,他说自己是花钱去影院看《小时代》的:“《小时代》这部电影有一万个缺点,但有一个优点:类型清楚。他知道他的观众是谁,他知道他的故事类型是什么。”但面对当下商业片垄断的影视环境,芦苇也显出了无奈:“现在追逐的是娱乐至上,很少再有可以深挖的主题批判性的作品,但是经典的一定是批判性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下一部国产经典遥遥无期。”

       对于理论著作对编剧的指导意义,芦苇说自己曾经与好莱坞编剧教父麦基聊天,他问麦基,您算是我们编剧界的师爷了,您到底写过多少剧本?您拍过多少个剧本?麦基回答我一共卖出去了三个剧本,但是我一个剧本都没有拍过。“可见搞理论和搞创作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这是两回事情。麦基所讲的是剧作语法,但是精通语法的人,未必能写出好文章来,只是没有语法错误而已。戏剧理论这个玩意儿知道就行了,没有必要深究,它只能告诉你一般的规律,如何不犯低级错误,这是可以告诉你的,但不会告诉你剧本是怎么样写的。”

       此外,芦苇还透露,他的新作是东北二人转江湖老艺人的故事。芦苇表示曾经看过一些老艺人的回忆录,深感二人转艺人的江湖魅力,今年的工作重心就放在这里。 

合作方动态

关闭
星光中文网隶属于北京华夏星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将原创作品输送到影视工业的文学网站,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建立作者和影视工业的对话环境。其运营团队是一支由拥有在中国电影、电视界从业30年,成功运作过多个大型原创网站和门户网络原创频道的运营团队,在影业界和原创文学界具有广泛、深厚的人脉和号召力,能够专业的判别原创作 者和作品的市场价值,更有组织影视改编、生产、宣传、推广的机制和能力;组织创作、生产、宣传、推广的丰富经验。
    客服QQ:1055000316

京网文 (2015) 0544-22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 140336号

京ICP备13041654号-1 / 京ICP证1304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