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行业] 李嘉:电影的未来 短片才是主流

2015-08-18 10:40:19

来源: 编剧帮

[摘要]短片界定 多长算短? 越短idea越重要说一下今天我要聊的话题。这个话题是基于四年前我做过的一次研究。四年前我用了一个统计学的考察方法,把一大堆中国的短片和一大堆外国的短片进行了对比,我的样本是210部短片,110部国外的,100部国内的。

       在各种系统研究之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当然四年前的研究放到现在有些过时,它的样本最新也是四年前的,现在看来可能有些尖锐和前卫,但既然做出来了,就和大家基于当年的这些数据和研究聊一下短片创作。

       我先问大家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对于短片来讲,多长算短?近几年一般国际电影节的收片标准是30分钟,在这个概念下你会想5分钟、10分钟、20分钟都是30分钟短片,这些短片又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越短的东西越倾向于靠一个趣味点来支撑,它的idea的感觉越强。

       如果大概分类的话,那么十分钟之内算一类,20到30分钟之间是一类。如果你做一个五分钟、十分钟的东西没有idea,只有人物的命运、人物的发展、人物的关系,这都不对路。但如果你到了二三十分钟,仍然只有一个idea的话,这种短片也很危险,它会显得非常的虚假和干瘪,不容易让人相信和代入。

        电影的最初和未来或都以短片为主

       其实短片是电影艺术最古老的一个形态,最初受制于技术,一本胶片是有限的,渐渐才出现了长片。大部分人一聊起电影的时候,脑子里马上出现的是长片。

       但实际上电影的最初和我能预期的未来没准都是以短片为主导的,我们看到长片电影只是其中昙花一现的时刻,当然这是我一个没有任何数据支撑的推想。

       电影艺术本身就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年轻的,它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真正非常深厚的历史,一切都在发生中。为什么电影现在有一个很常见的形态是长片呢,因为人类需要一种最普及、最方便、感染力最强的故事讲述的手段。

       我觉得我们迟早会找到一种替代方式,它比电影对人的带入感更强,更适合做一个常规叙事的讲述,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电影的叙事责任的接力棒就转手了,它可能就会变成一个更纯粹的艺术,就没必要那么长了。

       传统的长片思维,觉得片子是要正襟危坐慢慢欣赏的事情,但是现在大家看视频有时候变成了另外一种情境,不是为了严肃认真地欣赏一个东西,而是因为我有一个碎片时间没有填充的事情,我这五分钟在等车很无聊,就点开一个东西看。

       这种情况下,现在的微电影以及短片都倾向于往越来越短的方向做。在这种新的情境下我做这个预言,在未来,如果我们用数量来统计的话,短的视听作品是一定压倒长作品的。

        题材的选择

       了解俗套才能回避俗套

       短片要创新,什么叫新?我觉得有一个根本点,就是温故而知新。你知道旧的东西和俗套在哪儿,你就知道怎么创新了。

       我之前自己一边看片,一边将这部片子和其他影片相似的地方记在纸上,这个东西不一定全,我看了三遍,看后总结出了一大堆常见的题材和情节。

       给大家念一下:死亡、幻觉、如愿、相识、谎骗、自杀、悲剧结尾、残障、偷窃、打斗、思念、怀孕、单亲家庭、问题家庭、车祸、外遇、心结打开、分合、丢寻、追逃、学校、离别、回家探亲、病危、杀人、其他犯罪、暗恋、回忆、悔过、丧葬、分娩、谋生、鼓励、分手、弹琴、巧合、恩仇。刚才说的一大堆里面,你们回忆一下自己的故事,如果都能避开,可能在选题的角度就比较新了。

       我做的另外一件事情是分国别,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常见题材的区别。国内短片里巧合很常见,其实编剧应该避讳巧合,不能老用巧合去解决问题。

       给大家一个基本的规则吧:你把巧合用于故事的建置、故事的开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要用巧合来解决问题,也不要用于关键环节的逆转,你抛出的问题一定要让人物自然的行为逻辑和发展去解决。

       外国短片里常见但我们几乎没有的题材是什么?是冲突。包括民族冲突,也包括个人看起来特别尖锐的冲突。你拍一个东西没冲突行吗?但我观察,在中国的许多小短片里冲突非常弱,或者不是一个贯穿的东西,选题很少选一个刀刃上的、一个特别容易出戏的点上。

       几个常见的结尾方式

       选题落入俗套不怕,因为这只是一个起点,你还有很多的空间去创新,这里也顺带手教大家几个常见的结尾方式。

       第一种是反转结尾,就是你在故事结尾的时候,把整个的情境前提或者人物命运、或者你之前一直埋着不讲的事情抖出来个包袱,只要你有一个包袱,这个东西就有一个短片的形态感,但反转前面要有逻辑性。

       第二种是一种意向化的情境和氛围,你要有一个特别牛的意向的话,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这也是电影创作有魅力的地方。

       第三种叫悲剧结尾。一个事件,尤其是有冲突性的事件,你把它推向它必然导致的那个悲剧,然后结在那里,这个结尾是能成就很多片子的。

        主题的选择

       拒绝顺手推舟 避免主题先行

       最后一个和大家说的话题,就是主题。我教习作的时候一般是顺水推舟。学生的想法有时候不完整,我会顺手支个招,让它变得像那么回事。但今天大家才刚刚开始进行创作,我希望大家有一个追求,不是顺水推舟,要逆天行道,要和规律和常见的东西反着做。你自己必须要有这样一个追求,要直问自己内心要表达什么。

       我觉得所有我们能表达的东西,大概可以分为情感类的、批判现实类的和生命类的这三种常见主题。

       情感类

       情感的大主题下可以分为亲情、爱情、友情,包括和欲望性相关的东西,它和情感有时候是裹挟在一起的。后面两个主题里,中国人最常做的是批判现实,很少出现生命主题。

       批判现实类

       批判现实类的东西,我大概给大家分为三类,

       第一类:人性的批判

       第二类:历史的批判

       第三类:社会的批判

       中国最常见的是社会批判,比如老太太倒地你扶不扶这种。我们有一些作品试图“批判”人性,但它是假的,那个批判我给它加引号,它是一个很概念化脸谱化的东西,好人就是这样的,坏人就是那样的,是基于理解的、脸谱化的表现方式。

       什么叫做批判人性?比如说《盲井》,就是一个矿难,这个矿难中每个人都好像特别贪婪,充满尔虞我诈的欺骗,这就是我们在批判人性。

       生命类

       生命主题是比较少的一个题材范围,所以,大家如果对这方面有体悟的话,可以创作这种东西,这是相对新的。

       为何要避免主题先行

       在主题性创作中,一个东西怎么找到它的主题,这是很有意思的。一定要避免一种方法,也是我特别不赞同的,叫做主题先行。我要表达什么,我想得特别明白,我的所有东西都要围绕这个来营造。

       为什么要避免主题先行?就是它会特别的单面,它会特别容易变成一个自说自话和虚假的东西,因为你变成了论文,而且还不是真正的论文,真正的论文是你研究问题得出了结论,而现在的问题是你结论在先,你去证明它,这是一种狡辩。

       这种形态是很危险的。所以,一个东西的主题应该是你的终点而不是你的起点,当然有可能它也是你的起点,你绕了一圈之后就得出了这个东西,但一定不是说你最初设定的东西就是这个主题。

合作方动态

关闭
星光中文网隶属于北京华夏星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将原创作品输送到影视工业的文学网站,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建立作者和影视工业的对话环境。其运营团队是一支由拥有在中国电影、电视界从业30年,成功运作过多个大型原创网站和门户网络原创频道的运营团队,在影业界和原创文学界具有广泛、深厚的人脉和号召力,能够专业的判别原创作 者和作品的市场价值,更有组织影视改编、生产、宣传、推广的机制和能力;组织创作、生产、宣传、推广的丰富经验。
    客服QQ:1055000316

京网文 (2015) 0544-22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 140336号

京ICP备13041654号-1 / 京ICP证1304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