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编剧] 影视业的五大潜规则终于遭曝光啦

2015-02-11 14:44:47

来源:编剧公汇

[摘要]面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的腐败问题,中纪委近日曝出影视业等领域的“潜规则”问题,表示今年将深入调查,并同时制定约束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发展环境。

       1、影视剧购销:制作交易多存猫腻

       中纪委委员、中纪委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检组组长李秋芳在接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访谈时说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不是清水衙门”“不能说完全是一片净土”“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有它的一些腐败风险”。

       这其中,“影视剧购销”就是一个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近年来,影视剧制作行业供大于求,“购剧权”为少数人敲定,制片方为了上片只能尽量满足播出方的“各种要求”。一位演出经纪公司的人士透露,有国有制作单位和机构通过给编辑、演职人员虚报高额制作费和报酬的情况,一些人暗地里得以牟利。中纪委曾通报2014年某电视剧审查员在负责电视剧审批工作期间,帮助多部电视剧通过审核,借此受贿30余万元。

       2、大型节目演出:公款买单藏腐败

       这些年来,为了打招牌、树门面、做政绩,一些地方政府患上了爱承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的“怪病”,地方领导坐在观众前排,并登台讲话,甚至还要参演“露一手”。

       通常,地方承办的演出活动里面“自由度”很高,一些政府部门乐意买单。2013年,中宣部等五部门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把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和节庆演出,作为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重要举措。

       “几百万演出费用,这笔账怎么走,还真说不清楚。”一位长期从事舞台策划的人士说,演出的票房也是一大收入,但要票、送票的情况也很多,票务里存在着不小的腐败空间,圈内人其实是心知肚明。

       3、卫星节目落地:规范定价缺乏依据

       “卫星节目落地”领域也存在“潜规则”,但老百姓对这个专业领域一般不太熟悉。

       卫星频道上星后,传输方式有三种:一是通过家装地面“卫星锅”直接接收;二是通过电信联通等通讯运营商进行覆盖;三是更多通过各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进行覆盖。卫视频道上星后,要与地方有线电视运营商进行议价,由运营商接收节目才能完成落地。

       例如,甲卫星节目想在乙省落地,就要和乙省有线电视运营商商讨价钱,之后才能入驻本地。卫星节目落地这一块交易非常特殊,带有半垄断性质,议价过程很少有人知道。

       由于有线电视各地独自管理,全国一地一价没统一标准,落地费收取从几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双方议价中搞回扣、进行贪腐的空间很大。

       4、设备采购:价格虽硬关系更硬

       影视行业设备采购方面有一定门槛,并非“想进就能进”。相关部门采购时会明确要求使用特定的设备、要求指定供应商,甚至以此为借口裁撤公开招标程序。“设备采购说是公开招标,但是订单最终给谁还是靠拍板者来定。价格、产品质量是次要问题,价格再硬,不如关系硬。”一位曾参与当地电视台采购招标的供应商如是说。

       5、广告经营:代理回扣门道多

       “一个广告,能不能播、哪个台播、哪个时段播、回扣多少?里面门道很多。”业内人士指出,广播影视领域发行渠道有垄断性,有些权力就“等值”于人民币。特别是有些电视台广告中心的广告制作费用抬得很高,就常有内部人帮客户在外面找广告代理吃回扣。有些电台、电视台甚至成为了保健品、药品厂家、专科医院的专业台。

       2012年,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广播电视广告经营中心原副主任何勇走上被告席,据检方指控,这个中层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在广告经营中贪腐近1000万元。

       不少广告部门负责人因此落马并不奇怪,这里面的钱太多了。电视开展广告业务,但同广告商议价取决于自身收视水平,而国内有些第三方收视数据公司也存在收受卫视台贿赂而因此造假。


 

合作方动态

关闭
星光中文网隶属于北京华夏星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将原创作品输送到影视工业的文学网站,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建立作者和影视工业的对话环境。其运营团队是一支由拥有在中国电影、电视界从业30年,成功运作过多个大型原创网站和门户网络原创频道的运营团队,在影业界和原创文学界具有广泛、深厚的人脉和号召力,能够专业的判别原创作 者和作品的市场价值,更有组织影视改编、生产、宣传、推广的机制和能力;组织创作、生产、宣传、推广的丰富经验。
    客服QQ:1055000316

京网文 (2015) 0544-22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 140336号

京ICP备13041654号-1 / 京ICP证1304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