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编剧] 中国和美国的电视剧差异在哪儿

2015-01-27 10:42:08

来源:易乘至尊新浪博客

[摘要]对于中国电视剧来说,美剧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标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差异?

       美剧依靠群体创作

       近年来,获得收视好评的国产电视剧有不少改编自小说,同时,一些创作过好剧本的编剧也往往形成“品牌效应”。于是“改编自某某原著”,或者“某某编剧作品”成了保证收视率的广告。而美剧“知名编剧”却往往以群体形象出现,创作之初也没有成熟的文学剧本。美国编剧很难想象一个人去创作一部电视剧,群体创作是为了让剧本更加严谨,将剧情细化到每一分钟。

       “先形成一个创意大纲,然后由10到12人组成的编剧团队填空。情节如何推进、对白展开、环境设定,几组编剧分工完成各种细节。”美国著名编剧西尔维奥·霍塔透露。专业性和情节性都十分突出的《犯罪现场调查》,2000年开播至今依旧热度不减,编剧之一海瑞将编剧工作形容成和观众的“智力竞赛”:“讨论剧本往往是电视剧创作过程中花费时间最长的阶段,编剧组汇集十几个人的智慧,尽量消除情节漏洞。观众和电视剧一起成长,编剧团队要应对数以万计的观众,创作工作好像是智力竞赛。”

       而中国编剧表示,由于电视剧收视率倚重有知名度的编剧、导演和明星,群体创作的模式目前在国内很难推广,因为中国人往往把个人利益看得比集体利益更重。

       重经营更重事业心

       与国产电视剧家长里短为主的情节不同,美剧往往以传奇甚至离奇的情节吸引观众。高投资成为美剧立足的基础。卡尔顿·库思透露《迷失》一集的投资是350万美元。对比平均35万元到40万元人民币一集的中国国产剧,美剧的投入几乎是个天文数字。同时,美国电视台播出电视剧的广告收入中有60%用于电视剧的投拍创作,形成了良性的产业循环。而国内电视台只有10%用于电视剧的再创作。

       不过懂得经营之道的美国电视剧,更看重的是演员的敬业精神。《老友记》的主演和客串演员中不乏明星大腕,但是《老友记》始终保持着美剧室内剧的规范制作模式。“周一到周三彩排,然后汇总修改意见,周四周五录制。”罗杰·克里斯滕森表示,“尽管彼此已经搭档了数季,配合很熟练,但是演员们依旧为了一次录制而一周工作5天。”珍妮弗·安妮斯顿、马修·派瑞、寇特妮·考克斯这样的大牌每周彩排数次,跨度15年共事10季,这在国内的电视剧制作中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也足以令二三天就拍一集、同时接拍几部戏的“明星”感到汗颜。

       传奇剧仍需真感情。

       由于插播广告逐渐增多,60分钟一集的美国电视剧,从原来的6节变成了10节。“为了不让观众转台,编剧不得不每6分钟设计一个高潮或悬念,这让电视剧情节越来越离奇。”西尔维奥·霍塔有些无奈。“但是,传奇故事中最感人的还是人和人之间的真情,这与以家居生活为主的中国电视剧一样。”在《丑女贝蒂》这个现代版的“丑小鸭”的故事中,贝蒂的遭遇几乎离奇,然而在捧腹大笑之后,让所有观众动容的却是贝蒂这个其貌不扬女孩聪慧中的真诚。
把钱花在了刀把上

       剧情紧凑、人物关系复杂、信息含量大且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社会现实意义……总体说来,美剧的解读难度高于日剧和韩剧。相应地,这就要求它的受众能够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思维节奏快、反应敏捷,善于思考和理性分析。

       这也令美剧俘虏了大批中国高端观众,为数众多的美剧迷们通过网络迅速接触到了大洋彼岸热播的原汁原味的电视剧,很多看美剧的观众甚至看不起内地电视剧。但是如果了解过中美电视剧的成本差异,中美电视剧之间的质量差异似乎也就不太难以理解了。

       350万美元(约合2450万元人民币,以下均用人民币计算)拍1集电视剧!当《迷失》的编剧兼执行制片人卡尔顿·库斯说出这个数字时,中国电视人听来仿若天文数字。《迷失》每集制作费1400万元,演职人员支出1050万元,其中就包括编剧稿酬。

       而在中国,一集电视剧最多成本也才几十万元,演员片酬占去大头,难怪中国电视人总在叫穷。在美国,电视台的广告收入有60%是拿出来再创作的,而中国的电视台只拿出广告收入的10%,这就是造成中国电视剧制作费一直上不去的根源。为了节省成本,中国电视剧一般两三天拍1集,而美国的电视剧则是10天拍1集。

       美中工作模式差别

       美国编剧与中国的编剧工作模式也有很大的区别。任何一部美剧后面都有一个编剧团队,而在中国编剧基本上是个体户,这让美国同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卡尔顿·库斯直言像《迷失》这样的电视剧,靠1个编剧是绝对完不成的,他表示在撰写初稿时,有10个编剧共同讨论剧情,必须将情节细化到每一分钟,而且每六分钟就要有捉住眼球的“爆点”防止观众转台,然后再由2个编剧去另一个房间撰写具体台词,其余编剧继续推进故事。《迷失》编剧卡尔顿·库斯说,“集体合作”是《迷失》成功的首因。

       而经典美剧《老友记》除了2位核心编剧外,还有10位编剧;《丑女贝蒂》不同的播出季都有10至12位编剧加盟。《丑女贝蒂》的编剧西尔维奥·霍塔也表示,写电视剧需要一个编剧团队群策群力。

       对于这样集体创作的形式,《士兵突击》的编剧兰晓龙、《金婚》的编剧王宛平均认为在中国很难实行,因为中国编剧独来独往惯了合作起来比较困难。在中国,不管是随意创作,还是命题作文,都由编剧说了算。要遇上哪位演员突然撂挑子要求加片酬,编剧就可以一笔把他“写死”。所以说,像宁财神与妻子两人写成80集的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在美国基本行不通。

       编剧石康也说:“我觉得中国人不太擅长共同组织一个非常好的团队,然后协调好利益一起向前走。中国人一旦戏做红了,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很重要,都会分开了,我看过无数这样拆伙的。本来力量很强的,拆伙后力量不大了。其实就是因为利益分配机制,每个人都认为现在不公平,所以大家就不容易一起把事情做下去。”
  创意天马行空和束缚重重

       此外,美剧在把一个创意发展成为最终成功的剧本之前可能面对的是几十个几百个创意当中最后筛选出成功的创意。有创意了,然后完成文本,再进行拍摄,有一个试放的或者试播的过程,如果大家喜欢的话,他们希望继续拍下去的话,那么编剧会继续写下去。

       拍摄《老友记》的时候,有时候会有观众在旁边,“其实我们试看时邀请的观众也很重要,编剧写的桥段如果下面看的观众笑了就保留下来,如果不笑编剧就要进行修改。另外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也会听取观众的反馈意见。所以我们在拍摄的过程当中很多人都在现场,我们的编剧,还有观众都会在现场,因为都是通过大家的参与来完成《老友记》的拍摄。

       《迷失》编剧卡尔顿总结该剧火爆的原因在于天马行空的想象、错综复杂的剧情,“唯一可能受限的就是你的想象力”。《迷失》的题材,原先并没有成文的想法。
  但类似《越狱》这样的题材在中国根本没法通过审查。编剧林和平表示,中国电视剧的结局要么是花好月圆,要么是惩恶扬善。“对于中国来讲,才华和想象力并没有匮乏和衰败,我们只是希望我们中国的电视观众欣赏能力逐步地提高。因为中国观众没法跟美国比,比如写反腐,老百姓就会认为贪官多;要写犯罪吧,又会认为社会治安差。不像美国,可以写总统遭暗杀,人家知道那是虚拟的,不是真实的。”

合作方动态

关闭
星光中文网隶属于北京华夏星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将原创作品输送到影视工业的文学网站,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建立作者和影视工业的对话环境。其运营团队是一支由拥有在中国电影、电视界从业30年,成功运作过多个大型原创网站和门户网络原创频道的运营团队,在影业界和原创文学界具有广泛、深厚的人脉和号召力,能够专业的判别原创作 者和作品的市场价值,更有组织影视改编、生产、宣传、推广的机制和能力;组织创作、生产、宣传、推广的丰富经验。
    客服QQ:1055000316

京网文 (2015) 0544-22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 140336号

京ICP备13041654号-1 / 京ICP证1304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