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9 10:30:28
来源:新华网[摘要]“挑半桶水和挑一桶水的感觉,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对陈宝国、冯远征他们说,如果农活儿干不好,就不要拍这个戏了!我说,没有一个"真"字,大家都歇着吧。”
12月下旬,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恰在同期,一部名叫《老农民》电视连续剧正在多地卫视热播。这是著名编剧高满堂继《钢铁年代》《温州一家人》之后创作的“工、农、商”三部曲的最终篇。近日他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拍中国农民务必先“求真”,他主张在影视创作中“静下心来、深入生活、把握生活”,要留一部正史给观众,向“娱乐至死”现象说不。
陈宝国冯远征都要收麦子补齐生活
“拍中国农民的60年,如果失了一个"真"字一切妄谈,这是我最基本的想法。”高满堂说,编剧要对历史负责,演员的每一身衣着、每一招一式,瞒不了别人,中国电视剧观众在等着、看着。
在筹拍《老农民》期间,高满堂鼓励陈宝国、冯远征、牛莉、蒋欣等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经历的演员下生活,主张“大家都要静下心来、深入生活、把握生活。”“大家在农田里放下身段、弯下腰,一块儿劳动。麦子怎么收的,几月种麦,几月浇水,不懂的东西,演员们下生活都要先一一补齐。”
高满堂对时下中国电视剧生产流程中的“快餐文化”很焦虑,觉得“离一个真字太远”。他说,有的人接了剧本就拍,拍了也不计后果,有的“腕儿”带着自己的编剧一进组就改台词,这都是怪相。
高满堂曾忠告年轻编剧,“接地气”的剧本是靠编剧用双脚走出来的,而不是一些人在屋子里、在网上憋出来的。比如,在创作《老农民》的剧本过程中,他和助手到五个农业主要省份下生活,故事细节都是从老乡口里挖掘出来的。
反对“娱乐至死”,《老农民》不用农村段子逗乐观众
从《闯关东》《大工匠》到《北风那个吹》《钢铁年代》《温州一家人》,高满堂的创作以时代跨度和故事内容大开大合的长篇电视剧为主,他说,自己始终钟情于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也主张在轻松的情节中启发大众领悟生活,但自己非常反感和反对“娱乐至死”。
身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长,高满堂对记者坦言:“实话实说,时下中国电视剧创作越来越接近于"娱乐至上"甚至是"娱乐至死",而且很少有一个作家敢于出来说一句"NO(不)—这(电视剧)不是中国的现实"。“有的创作,把正史片段化、闹剧化、恶俗化了,变成了歪史。”
他认为,电视剧是大众文艺,不能让老百姓都只知道一些歪史,所以自己在创作《老农民》时,特别想扣紧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不回避历史上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把土改以来的农村变迁史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梳理清楚,而不是用只字片言的农村段子去逗乐大家。
京网文 (2015) 0544-22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 140336号
京ICP备13041654号-1 / 京ICP证1304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