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编剧] “俩个男人,一辈子”是我的模式!

2014-12-23 11:23:16

来源:影视独舌

[摘要]高老师,《老农民》是您工农商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从第一部《钢铁时代》到现在已有历时五年的过程,您将三部曲的重点落在“农”上其初衷是怎样的?

       高满堂:一是我们每年生产一万五千部集电视剧,但是真正反映工人、商人、农民的还是少,特别少。8亿农民、1.2亿产业工人,还有大量的商人,反映他们生活的剧少的可怜。二是我们电视剧的主体对应关系发生了偏移,大家都是抗战的、民国传奇、历史上的后宫争斗,即使写到当下生活的时候又是偏离了,很多没有价值的情节和没有精神的人物形象出现了。我就想我们还是得回来面对我的主体,我们的中坚力量。我们应该有这个责任感。

       为什么将农放在最后一个,这个农特别不好写,因为我从来没写过农民。70年代,我插队三年,对农村也没深入了解,就那段生活写了《北风那个吹》,紧接着上大学又写了《雪花那个飘》。其实对农民我是没有底的,农民这60年咋过的我一点数没有。当年我写《闯关东》,我两眼茫茫什么都不知道,就是通过深入采访得到素材。我想农民这60年如果再不反映的话恐怕就没人反映了,因为这些亲身经历者已经85岁以上了,再不“抢救”就没有了。就像《闯关东》一样,活着的、能说清楚的已经不多了。我们要把这60年的历史作为影像记录下来。当时我还和崔永元说,我写老农民,小崔办农民博物馆,这些都非常有意义。只是农民题材在市场化的今天有没有人看呢,现在人血和狗血不一块飞起来,没人看。所以一直抻抻抻。后来我又想现在怎么担心苦恼都没有用,就用了五年的时间到辽宁、河南、河北、山东、浙江五省采访。

       独舌君:您都采访了些什么人?

       高满堂:这五年时间我采访了两百多人,包括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市长、地委书记、县委书记、县长、公社社长、公社书记、村长、村支书到下面的当年的高级社长、人民公社社长、互助组长还有工作组社长,一下去素材就来了。在河南我采访了一个外号叫徐大胆的农民,改革开放以后主角的人物形象有了,非常之具体。之后我到了山东采访三个农业政策专家,他们说有一个人很了不得,现在还健在,他叫周振兴,老爷子九十多岁了。来了之后问我:“你写农民么?”我说:“对,我写农民。”老爷子说:“农民有人看吗?”我说:“农民怎么没人看?”老爷子:“我看不见!我看不见农民!我看的都是娘娘、太监、鬼子!反正没农民。你能把农民写好我就给你讲,你要谁说你写不出来,我也九十来岁了,我不费那个事儿!”老爷子一下把我将一军。周振兴原来就是八路军,游击队的。土改以后领着农民搞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他当过社长、县长、地委书记、青岛市的市长,最后到山东省的副省长,主管农业。他讲到当年土改时农民搬家,换房子,穷人住地主的房子,地主住穷人的房子。农民那个高兴。他讲这个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养猪可以,但是不能养母猪,养母猪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母猪下小崽啊。可以养羊,但羊不能超过三只,多了就形成买卖关系。那时候四人帮还没粉碎呢,你在房前种点青菜都不可以啊。当时对着榆树根,所有人都咽不下去,到喉咙这就卡住了。之后他领着人出去后说:农民,天天就吃这个,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教育农民,所以网开一面,让农民种自留地。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后来还被整过。

       独舌君:这位副省长有没有被写进戏里?

       高满堂:当时还不是副省长,还是地委书记,现在退休好多年了。剧中周老虎的形象就是他。所以我想徐大胆在河南,这一半我已经有了,周振兴在山东,这一半儿又有了。两个农业大省一走,我一下就有底气了。在空调房里喝着咖啡写不出这些东西,两年两个人物,徐大胆、周振兴把这个东西撑起来了,剧的底色有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事,我都向别人请教,我是按照编年史过来的。这个戏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不是大棚里养育出来的,是真花不是塑料花。这个东西不写,我还无法面对九十来岁的老爷子周振兴。快播的时候我还给周振兴打电话,我说:“老爷子《老农民》这部剧要播了”。他说:“真的嘛,哪个地方啊,我看山东。”这次山东的开播礼也把老爷子请去了,很有意思。

       独舌君:剧中还有一段新一代的农民到俄罗斯租种土地,这些也是来自于真实么?

       高满堂:我们在黑龙江采访,来到与俄罗斯一江之隔的朝阳镇。我们坐船的时候,正好看见岸上拖拉机等这些大型机械和一群农民上船,朝俄罗斯去了。我一问才知道是去俄罗斯种地,俄罗斯地太多人太少。

       一开始他们种高粱,被俄罗斯方面罚了,因为俄罗斯禁酒,而且高粱在俄罗斯是喂牲口的,人不能吃,法律很严,所以不能在俄罗斯销售,第一年亏了。第二年开始种麦子,俄罗斯黑土地太肥沃了,不用下化肥,成本低。俄罗斯尤其是远东地区,蔬菜特别紧俏,俄罗斯人是傻大粗,不会种菜,他们嫌麻烦。中国人勤劳,所以大量在俄罗斯种菜。

       独舌君:我还想问您,表现农民的60年,从1948年一直到2008年,中间有很多的特殊的历史时期,这就涉及到在敏感时段的呈现方式,您是怎么实现既能有表达又安全生产呢?

       高满堂: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我写的几部作品都面临这些问题。当时就有人提议说这60年敏感时期太多,将来审怎么办,干脆土改之后,啪一跳,跳到粉碎四人帮,再一跳,十一届三中全会。这叫三级跳。我说第一对不起农民,第二我们在这儿造假了,农民这六十年,他为了一个梦想,他从1948年土改得到地主的地契一张纸,没过多久开始合作化,土地又收回去了,地契又要回去了,中间这段时间很短,到2008年60年后中央才给农民颁发土地证,60年啊为了一张纸!我们规避这个问题于心何忍。如果是三级跳的话,那就是一种奉命文学、吹捧艺术。

       好,要写怎么办?我始终坚信,没有什么不可写,问题是怎么写?不揭伤疤,放大亮点,这是我创作的一贯原则,放大什么亮点?放不好这个很难掌握,变成又在那吹捧。我们放大的是两个不放弃,一个是农民要过好日子的目标不放弃,第二个是国家是愿意让农民富裕起来的,这个是从来没放弃的。

       独舌君:我看了20多集,我也注意到您说的这点了,大炼钢铁的那一段,让农村搭大铁炉子,这个整体是荒诞的,但是马仁礼把那个炉子改造成能用的炉子,这个就算是一个亮点。

       高满堂:我觉得这个到处都是,这就是我说的危机和转化的关系,就是我们写到了危机,但是我们会转化,有很多是写完了危机揭完了伤疤不管了,这不行。当时说小麦亩产三万斤,胡说八道,小麦亩产就二百来斤,他怎么能三万斤,就是中国缔造的这个神话。就吹到三万了,下不来了,有人问你这个株距是多少?回答很有讽刺意味:我们可以躺在上面睡觉!麦子都不带压弯,这是农民的智慧。又有人问,那通风怎么办?回答说:我们拿扇子扇!这些智慧在剧中到处都是。包括除四害,在总结会上说:那一天,有西北方风,有两只麻雀,奔东南方而去,在我们的村子上面久久的盘旋,不敢落下来,只听见两声凄厉的叫声,两只麻雀一头攮在地上,死啦。所以说,我们村!除四害的形势一片大好!

       独舌君:那“文革”这段您怎么处理的?这段难度系数应该是最高的。

       高满堂:文革呢,我是把文革家庭化。在家里,在村里,不出去。不是社会化。农民不动枪、不动刀、不造反。但是文革对他们的影响是深刻的。这种伤害不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深入他们内心。所以牛大胆和韩美丽那段就是一部喜剧,特好玩,最后韩美丽一个人走了。所以审片的时候没问题,大家都说好看。韩美丽一张嘴就是:“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我们切不可高枕无忧。我们睡觉的时候要睁一只眼闭闭一只眼,耳朵支楞着,殊不知阶级敌人还在阴沟里伸腿撩胳膊练猴拳,咬牙切齿声还在我们耳畔回响:同志,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文革中农民损失巨大,地都不让种,他们偷摸种地,还有放哨的,防鬼子似的。“文革”这块很有黑色幽默。

       独舌君:我看您《温州一家人》的时候也是农民经商,人物身上有一种执拗的硬气,《老农民》主角有这样的精神么?

       高满堂:温州改革开放后有两句话,穷怕了,穷疯了。人都能穷疯。那时温州人没地。温州人为什么能成功?专注。这个也是一样:农民要过好日子。

       独舌君:感觉《温州一家人》里周万顺有一个特别强烈的致富信念,什么事儿都能干,但是牛大胆好像是穷于应付各种各样的运动?

       高满堂:他俩精神是一样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处事行为是不一样的。牛大胆离不开土地,他面临的问题永远是土地的问题,他充分地体现了农民的狡猾,通过种种手段保护村庄,保护农民利益,60年不这样根本活不下去,他也有走后门的时候,更加真实。

       独舌君:牛大胆有原型,马仁礼更多是虚构的角色?

高:他是我在采访过程中不断积累的过程,无形当中形成,是千百万的地主的儿子,他是一个矛盾体,不能忽略。包括我在写的时候看了很多书,《不能走那条路》,《小二黑结婚》,大量的阅读沉甸甸的分量,但他们都是片段式的。

       独舌君:陈宝国和冯远征在《钢铁年代》中合作过,这两对人物关系有相似的地方但又不完全一样。

       高满堂:应该说任何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模式。好莱坞也有自己的模式,你想破这个模式是不可能的。在一种模式里作家是最轻车熟路的。我爱写男人戏,两个男人得斗一辈子,但是斗来斗去谁也离不开谁。但是你不能重复的是人物的性格、职业和命运。我觉得看三个逻辑:情感逻辑、性格逻辑、命运逻辑,我想在这些上区别开来。陈宝国和冯远征就是有化学反应,一看就来劲。

       独舌君:最后一个问题,您对工农商三部曲的概括是什么?

       高:《钢铁时代》是中国工业历史的记录,我们要尊崇敬畏这些工人阶级。《温州一家人》则是温商波折发展的坐标,共和国的改革离不开温商。而《老农民》则是为了给子孙留下我们60年农民的正史。


 

合作方动态

关闭
星光中文网隶属于北京华夏星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将原创作品输送到影视工业的文学网站,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建立作者和影视工业的对话环境。其运营团队是一支由拥有在中国电影、电视界从业30年,成功运作过多个大型原创网站和门户网络原创频道的运营团队,在影业界和原创文学界具有广泛、深厚的人脉和号召力,能够专业的判别原创作 者和作品的市场价值,更有组织影视改编、生产、宣传、推广的机制和能力;组织创作、生产、宣传、推广的丰富经验。
    客服QQ:1055000316

京网文 (2015) 0544-22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 140336号

京ICP备13041654号-1 / 京ICP证1304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