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编剧] 我们慢慢地就不会讲中国故事了

2014-11-14 10:47:23

来源:北京青年报

[摘要]背景介绍:刘和平,著名剧作家,历史学者。代表作品《北平无战事》《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11月3日,刘和平受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之邀,做了一场题为“大众艺术如何实现文化诉求”的演讲。本文根据当天的演讲录音整理、修订。

       “大众艺术如何实现文化诉求”?话题太大了,恐怕一个月都讨论不清楚。不妨抓住一个核心的问题来谈,就是我们文化诉求要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础之上。
       “近十年以来,我们慢慢地不会讲中国故事了。”

       我这里说的文化其实就是一种活法,一种生活形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被叫作大河文化,就是以农业文明为主流的生活形态。1840年鸦片战争,工业文明敲开了农业文明的大门,我们习惯于称它为海洋文化,当然在游牧民族地区或草原地域,还有一种文化,叫草原文化。我习惯把它归纳为文化形态,大致分上述三种形态。

       当下的中国处于一个什么时期?我们的生活形态正在从几千年家族文化向社区文化转型。进一步讲,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大河形态文化向西方的工业文明,现代网络信息时期的社区文化转型。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农村的农民一进入到城市,立刻就进入到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在西方的工业文明长河里历经400多年,慢慢建立起来的一种生活形态,而我们在短短三四十年改革开放过程中,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家族走向社区。我们的父辈祖辈流传下来的还是家族文化的血液和基因,一时之间,大家突然发现不知道什么叫社区文化。

       尤其是近十年以来,我们慢慢地不会讲中国故事了,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文化形态是什么。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现象:看美剧的就瞧不起看日剧的,看日剧瞧不起看韩剧的,看韩剧的看不起看国产剧。

       但是,美剧以及好莱坞的电影,他们没有一部不是在深刻准确地表现他们的文化形态。包括日本,他们比我们进入工业文明时间长。尽管这样,日本到现在每年有一部大河剧,基本表现都是自己国家的历史,韩国也是如此。

       《来自星星的你》:接个吻都晕过去,却升华了爱情和文化

       我特别愿意讲一下《来自星星的你》。

       “两会”上一个有趣的插曲,王岐山去了北京代表团,第一句话就是问最近有个韩国的电视剧特别火,你们看了吗,叫《来自星星的你》。大家面面相觑,只有一个80后举手。王岐山说了一句话我特别认同:人家能够通过一部这样片子,来完成传统文化的现代升华。我一路把它看完,我很佩服这位韩国编剧。
  韩国也跟我们一样,正从家族往社区文化转型。转型期带来一种“什么东西都很方便,什么东西都不珍贵了”的观念,其中就包括爱情。《来自星星的你》里,人家都敏俊和千颂伊死去活来的爱情,最后就是不能上床,使人一下升华到一种心灵和精神爱情的相拥。人家大众艺术在升华这种传统文化的时候,很有招,以至于观众们看到都敏俊接个吻就晕过去的情节都很着急(笑)。

       历史上的韩国,作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自耕农社会,一边有宗主国中国,一边有一个虎视眈眈的邻国日本。韩国人说故事,经常离不开一个励志的主题,夹缝中求生存,大家不信去韩国的故事表现,多数都诠释了这个文化形态。

       不《教父》:黑帮片外表下的两种文化转型

       移民国家特别能包容多元,容纳各种。大家都奉为经典的《教父》讲的是从农业文明向社区文化转型的家族命运故事。电影中的主人公,意大利西西里岛土著,本属大河文化,后来移民到美国。老一代教父,他们依然在坚守祖祖辈辈的大河文化,不信大家去看《教父1》的开头。在美国,哪有嫁女儿还在家里嫁的?都在教堂。半个小时的分离戏,令人难忘。然后传到第二代教父,为了融入到社区文化里面去,甚至骨肉相残。我们一般因外在的黑帮故事包装,就忘记去看他表现的文化形态,所蕴含深刻的文化诉求。

       那么,引入好莱坞模式就对我们电影找到中国文化自己形态有利吗?这包含两个问题,一个是编剧法的问题,如果你是搞创作,一部戏究竟该怎么编那是个技术活。讲故事,关键要明白编剧的艺术就是结构的艺术,我个人的经验是靠人物和人物关系的结构模式。时至今日,美国的电影生产也有些强弩之末,现在同质化的创作已非常严重。我们需要借鉴世界和人类的先进文明成果,但是美国的文化永远不是我们的文化,它是在那片土地里天时地利下形成,是他们的一种活法。说句实话,当他愿意把他自己文化给你的时候,可能也有一点居心叵测。

       下面我想要简要谈谈我自己理解的中国文化形态发展历程。

       秦汉断代:贵族精神与骑士精神的终结

       提及“断代”,经常会说“先秦”。这个阶段有夏商周三代,与其政治格局匹配的文化形态叫做分封制。周礼建立以后,诞生了两种文化精神,一个是贵族精神,一个叫骑士精神。

       春秋之前,各国之间偶尔也有战争爆发,但是据历史考证,国与国之间打仗一般不会超过三天,打仗只是个形式,一般都坐下来说理,用理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到了战国,中国的礼文化趋近终结。到宋襄公,与楚军战于泓水。楚军渡河的时候,他身边的将领就说趁着对方在渡河出击,很快就能击溃敌军,宋襄公说不可以,人家在渡河的时候,胜之不武,不合周礼。楚军都渡河了,正排兵布阵,宋襄公手下说赶紧攻击,他也说不合周礼。等到两边都布好了,堂堂正正地交锋,宋国大败。可以说,宋襄公那一次战役是一个转折点,后代中国人对宋襄公的唐突和批评,其实证明了贵族传统在中国大地的断裂。从分封到郡县,秦汉交替是一次大的文化转型,中国出现自耕农,天下再无诸侯,贵族精神被终结了。

       秦郡县制以前,中国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耕农,都基本上是依附于贵族。郡县制的一大特征就是出现了自耕农。刘邦进咸阳约法三章,他中心的政治理念就是你们如果拥戴我,我坐到了天下,保证给你们每个农民一个家,这是刘邦说的。

       那么,骑士精神是什么?大家去读一读太史公的《游侠列传》。

       《赵氏孤儿》《英雄》《荆轲刺秦》:找不到文化解释

       荆轲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骑士,司马迁那两句诗说的也这个意思“风萧兮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此中国再无骑士。荆轲是为了骑士精神去刺秦王,而不是为了燕太子丹。后来我看陈凯歌导演的《荆柯刺秦》,张艺谋的《英雄》,看到前半段的时候我是很振奋的,一批骑士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共推出一个代表荆轲,去把秦王干掉,让人似乎看到这点曙光。《英雄》结尾时,就觉得不对了,因为李连杰演的那个无名是个骑士,却臣服于秦王;《赵氏孤儿》也一样,赵家大院子中间有一个图腾,一个很大的木柱子,上面有图腾,我当时激动起来,觉得《赵氏孤儿》可能找到了解释这个故事的文化形态,看完之后我发现还是没找到。凯歌导演说,拍这个戏最困惑的就是一个人怎么会把自己的儿子不要,去救人家的儿子。

       赵盾赵硕家族,他们在晋国是很大的家族,对自己手下的门人门客都特别仁义。只要翻一下《礼记•檀弓下》有一段就是说赵盾家,有一个人给它送祝贺词,新房修好以后,他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赵家的势力和名望已经威胁到晋国国君,才有人利用国君的猜忌和防范心理瓦解赵家,赵家灭族以后,剩下世世代代依附于赵家的那些门人门客,惶惶如丧家之犬。所以就出现了两个艺术形象,一个叫程婴,一个叫公孙杵臼,程婴为了保住赵家唯一的这个后代东山再起,程婴把自己的儿子献出去,公孙杵臼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在分封制当时的文化形态下,是完全可以成立的,也是完全可信的。由于我们今天不理解当时的文化形态,所以就出现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很难找到这种故事内在的依据。

       “李安是特别有文化诉求的导演。”

       中华民族第二次文化转型,是草原文化和大河文化的激荡碰撞与融合。始于魏晋,直至唐朝,才完成。这次转型带来的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简单的归纳:儒家是把人还给社会,道家是把人还给自然,佛教是把人还给自己。三教合一的文化形态对中国历史有深刻的影响。

       跨越一千多年,我想谈谈李安。《卧虎藏龙》里面讲的就是道家文化形态,李安试图对中国道教文化形态进行一次诠释,李慕白说,最近我悟到一个道理,剑都不要。在竹林里拍摄最经典的那场打抖戏,李安他心里是明白的,他要诠释一种道教文化,把人还给自然。《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把人还给自己。怎么还?就少年和猛虎同在一条船上,所有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那些东西都用不上。搞大众艺术的这么多,我认为,李安是特别有文化诉求的导演。

       唐朝末年,隋唐五代出现了游牧民族和汉民族的对峙,历史大家都知道后来是赵匡胤统一,但这种统一不彻底。宋的版图体现出关外的游牧民族和关内的汉民族(农耕民族)的战争状态。此时,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诞生,这就是理学。周敦颐深刻影响了北宋以后的理学,包括心学,在南宋朱熹达至高峰。从北宋南宋哪怕是元明清三朝,都是理学一直作为最高文化形态,统治中国一千年,直到晚清的辛亥革命。

 《北平无战事》:从文化形态去看国共两党

       辛亥革命之后军阀割据,北伐建立的是一个并没有统一的民国政府,那时社会各阶层,政府民间共同建立一种文化叫民国文化,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找到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治国理念。同时,西方的思想文化也在不断在影响着中国。

       结合《北平无战事》,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陕北扎下根以后,中国出现了一个新文化,就是解放区文化。涉及国共的对比,一般都是政治理念不同,二是军事斗争策略不同,但很少有人从文化形态去看国民党共产党。共产党在解放区建构一种新的文化,其标志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当时投奔到解放区的文化人和非文化人,都开始被纳入到一个新的文化形态的语言体系,“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像《黄河大合唱》,把交响乐搞成大众能听能唱的东西,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白毛女》,典型的解放区文化文艺作品。

       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大家都在比较浅层次去谈权力斗争、派系之争或者是生产关系等,其实,毛泽东是要确立一种新型的文化形体去匹配新中国的国家建制。

       1964年那个时候中央就命令通知,各个剧团不需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并在全国举行了从上到下现代戏会演,后来文革中八个样板戏,有好几个样板戏都源于1964年全国演出。

       到了今天,我们突然失语了,怎么失的语?首先,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几千年的文化性;第二,毛所建立的解放区文化形态,不适合今天我们改革开放后的新形势。

       没有电影,没有电影之道,没有电视剧,没有电视剧之道。电影和电视,西方先有发明,先有积累,它传的是它的“道”,我们拿来它这个“器”却不知道传什么“道”。

       一个真正的民族试图高于其他民族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文化话语权,你若是好的,我们就接受,但是不能你我全都讲一样的话。我讲得不像,你暗中窃笑。我们现在处于这个尴尬期。
  

合作方动态

关闭
星光中文网隶属于北京华夏星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将原创作品输送到影视工业的文学网站,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建立作者和影视工业的对话环境。其运营团队是一支由拥有在中国电影、电视界从业30年,成功运作过多个大型原创网站和门户网络原创频道的运营团队,在影业界和原创文学界具有广泛、深厚的人脉和号召力,能够专业的判别原创作 者和作品的市场价值,更有组织影视改编、生产、宣传、推广的机制和能力;组织创作、生产、宣传、推广的丰富经验。
    客服QQ:1055000316

京网文 (2015) 0544-22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 140336号

京ICP备13041654号-1 / 京ICP证1304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