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编剧] 怎样利用故事中的“双生子”设定

2014-10-20 12:48:16

来源:拍电影网

[摘要]许多文艺作品喜欢那“双胞胎”来大作文章,一般而言,这类作品会出现以下情节中的一个或多个:

       (1)双胞胎之一死掉

       (2)双胞胎身份互换(或者他人误认)

       如果故事中设置了“双胞胎”,那么在情节发展中就要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这个设定,否则,该设定就是无效的。纯粹为了增加人物数量或拉长篇幅而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设定是不可取的。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韦斯莱家族的双胞胎“弗雷德”和“乔治”没有实质的身份互换情节(有他人的误认,但对情节发展没有实质性影响),这是因为他们在作品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插诨打科。饶是如此,在第七部中罗琳还是安排这对双胞胎兄弟中一位死去。

       在推理/悬疑类作品中,双胞胎模式经常被拿来作为核心的故事点。如日本小说家乙一的短篇小说《小饰和洋子》中,双胞胎姐妹“小饰”和“洋子”的长相几乎完全一样,在家里的待遇却天壤之别,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姐姐和妹妹身份发生变换,两人的命运也发生了逆转。在他另一篇小说《GOTH断掌事件——记忆》里,女主角森野夜也跟她死去的双胞胎姐/妹进行了身份互换。

       《GOTH断掌事件》(原著:乙一)

       卫斯理小说《不死药》里的双胞胎兄弟骆致逊和骆致谦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篇小说中,弟弟杀掉了哥哥并冒用哥哥的身份,结果给人造成哥哥杀掉弟弟的假象。

       当然,未必所有是身份互换都带有杀戮,在“卷福”本尼迪克特出演的短片《不可分割》中,身患绝症的哥哥找到自己的双胞胎弟弟,让他取代自己并接替自己的全部生活,包括家庭和事业,令人感怀不已。

       《不可分割》

       “双胞胎”模式有很多衍生模式,例如克隆人、长相相同的人、处在平行宇宙的两个人以及人格分裂等。

       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两生花》和岩井俊二的《情书》中,就分别设置了两个长相相同的姑娘,她们并没有血缘关系,但因长相的相似产生了诸多羁绊。前者带有哲学意味儿的思考,后者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青春片。

       《情书》中两位长相一样的姑娘都没有死亡,死去的是跟其中一位姑娘同名同姓的男生“藤井树”。姓名相同也可以看做“双胞胎模式”的衍生模式。

       《情书》

       李连杰主演的动作科幻片《救世主》,来自平行宇宙的“坏”李连杰为了获得更强的力量,穿越到其它宇宙中杀掉另一个“自己”。而在施瓦辛格主演的动作科幻片《第六日》中,主人公则要为何如应付克隆的那个“自己”而烦恼。这两部影片最终的解决办法都是让其中一位死亡。

       在希区柯克的电影《眩晕》中,主人公为两位“玛德琳”搞得神魂颠倒,这部影片涉及到了多处身份互换的情节,而最终两个“玛德琳”都没能得到善终:她们先后从塔顶上坠落。

 

 

合作方动态

关闭
星光中文网隶属于北京华夏星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将原创作品输送到影视工业的文学网站,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建立作者和影视工业的对话环境。其运营团队是一支由拥有在中国电影、电视界从业30年,成功运作过多个大型原创网站和门户网络原创频道的运营团队,在影业界和原创文学界具有广泛、深厚的人脉和号召力,能够专业的判别原创作 者和作品的市场价值,更有组织影视改编、生产、宣传、推广的机制和能力;组织创作、生产、宣传、推广的丰富经验。
    客服QQ:1055000316

京网文 (2015) 0544-22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 140336号

京ICP备13041654号-1 / 京ICP证1304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