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编剧] 《狮子王》给我们的6条剧作启示

2014-10-20 11:52:17

来源:迷踪在拍电影网

[摘要]很多人都觉得,写作就是一时灵感的事,由此认为能写出畅销书和畅销剧本的人,都是拥有灵感天赋的幸运儿。其实,灵感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却是要有一套基本的编故事技能,即如何将一时的灵感敷衍成一个有铺垫、有高潮、有余韵的好故事——这正是我们可以学习、可以提高、可以不断磨练精进的部分。

       《作家之路》中,作者在《<狮子王>和其他问题》一章里谈到受邀参加《狮子王》企划建议会的经历,留下了珍贵的记录,让我们得以一窥世界上最好的动画片制作者工作方式。

       文中简单梳理了一下《狮子王》是怎样从一个概念发展成一个故事,作者提了哪些建议,哪些建议又被采纳,从而使故事一步步丰满起来的过程。其中一些做法和思路对我们深有裨益,因此我将这些段落摘录出来,再加上我自己从中领悟到的方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更高效、更专业的编故事技能!

       【概念发想】

       ——《作家之路》原文摘抄——

       这是破天荒第一次,迪斯尼构思出原创故事概念,由当时的动画部门大当家卡森伯格负责……卡森伯格最近才转换跑道,怀抱满腔热情投身动画,他跟一票动画师讨论到一个话题——什么时候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他说起自己的经验。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个有趣的电影题材。大伙儿开始讨论适合这类故事的设计和情节,灵机一动相处一个以非洲动物为故事主轴的好点子。

       ……他们撷取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为灵感,写成一个关于父子亲情的故事。卡森伯格希望加入其它故事元素,强化电影的故事结构,如此一来,《奥德赛》或《顽童历险记》的表现手法,就和《一夜风流》及《四十八小时》的主题和结构合二为一。

       ……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哈姆雷特》,并挑出可以利用在剧本里的元素。我以英雄旅程分析《哈姆雷特》,说明它的转折点和进展,接着列出《哈姆雷特》中几段令人难忘的经典台词。编剧利用这些文句,便能鲜活地唤起大家对莎士比亚故事的回忆。

       ——我们能学到什么?——

       ★1.好故事的核心,常常是从感动我们自己的问题开始的。

       “什么时候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这个问题,对每一个人来说,肯定都包含了一些难以忘怀的深刻记忆——死亡、背叛、失恋、突然的苦难、一下子承担更大的责任……而好故事追求的,正是能感动每个人的经验感受。因此,想不出写什么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什么时候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那段记忆最让你难忘?”“你最痛快的一次哭泣是什么时候?”“你最开心的经历是什么?”“如果让你重过一天,你想过哪一天?”“如果让你有机会回到过去改变一件事,你想改变什么?”

       这些问题正是你通往灵感王国的必备钥匙!

       ★2.学习经典,模仿经典。

       人类的学习技能,归根到底就是模仿→原创的过程。很多同学想偷工减料跳过“模仿”这一步直接进入“原创”,固然也无不可,但这意味着你要走很多弯路,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甚至还学不到故事最精髓的部分……看看迪斯尼,几乎是世界上最顶级的动画工厂,每部电影都有几千万人掏钱购票观赏,即使是这样牛掰的人物,照样要恭恭敬敬地学习过去顶级的作品——莎士比亚的经典。为什么?因为他是几乎所有戏剧结构的集大成者。戏剧结构不是你想发明就能发明出来的,这是千百万年来,所有讲故事听故事的人流传、演变、淘汰、浓缩留下来的精华。就连莎士比亚也不是它们的发明者,不过是把它们用最美妙最精炼最动人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这类戏剧结构的宝库还有:神话、民间故事、传说……近一点的话,可以找找千万级畅销的作品来研究,比如金庸、琼瑶。研究什么?研究它里面的人物是怎么设计的,矛盾冲突点在哪里?人物的关系是怎么通过矛盾冲突发展的?最后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主角碰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选择的?这种选择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同样是列这样一张问题单,一项项研究,一项项回答,再试着一项项套用在自己的故事上,学会应用这些元素来调动故事的戏剧气氛。

       顺便提醒一句,这类作品只能当做学徒期练手用,如果贸然发表,可要承担抄袭的风险哦~

       【师傅和试炼】

       ——《作家之路》原文摘抄——

       故事从头到尾,辛巴遇上许多师父。父亲是他的第一位恩师,指点他为君之道和生生不息的真谛,他也从沙祖身上学到民主和治国的才能,还跟拉飞奇学到生命的神奇面。到了第二幕,他的师父换成了丁满和彭彭,他们传授“哈库那嘛嗒嗒”的生活态度。第二幕尾声,娜娜教导了他爱与责任。他父亲的魂魄,则成了超自然的恩师,鼓励辛巴勇敢面对自己的命运。

       ……我认为这部电影错失大好机会,没能接续第一幕的承诺——应该先出现一连串逼真的试炼,然后在电影中段导出威胁性命的苦难折磨。应该有人教导辛巴真正的求生技能,如何悄悄追踪猎物、猎杀对方,如何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主张写一场戏,让辛巴遭遇真正的考验,体会真正的苦难折磨,在跟鳄鱼、水牛、豹子或其他难以对付的敌人缠斗时,发现自己成熟长大。

       ——我们能学到什么?——

       ★3.师父的概念。

       好莱坞特别喜欢的英雄之旅故事模式,强调主角的成长。既然主角要成长,那么就必须有人来启发他、指引他,在他犹豫彷徨的时候,推他一把;或者是在他灰心丧气时,清醒地给他指出一线希望。在任何一部大片中都可以数出这样的人物:《功夫熊猫》里的师父、羊仙姑;《星球大战》中的尤达大师;《魔戒》中的甘道夫……

       他可以给主角一样实在的东西,也可以教他一种技能,一种处世方法,一种豁达的态度。比如《功夫熊猫》中的师父,教给熊猫的就是太极功夫,这一招在最后大放神威,终于挫败了沈王爷的远征计划。如果没有师父这一角色,熊猫就无处学到这一招,也就没有激动人心的时刻了。

       记住,师父的概念始终是和主角的缺陷连在一起的。只有主角有欠缺,师父才有用武之地。想象一下,如果熊猫武功盖世无双,那还需要师父教他太极吗?直接冲上去把沈王爷打趴下为止就是了!所以,千万别忘了给你的主角设计一个缺陷,再设计一个针对这个缺陷的师父。当主角真的学到了师父教给他的东西,他就成长了,观众也就从中获得了感动。嗯,你也可以把这种关系想象成bug和补丁~

       ★4.别忘了试炼

       虽然作者遗憾《狮子王》中缺少试炼内容,但如果他看到了《阿凡达》一定会十分欣慰~

       《阿凡达》是一部将“缺陷”“师父”运用得炉火纯青的成功大片!女主妮特丽同时也是男主杰克的师父,教他阿凡达土著人的生活方式。从那一系列生活化的快镜头中可以看到,在她的教导下,男主从一开始的笨拙到后面已经几乎可以跟上她的步伐。如果剧情就此满足,虽然观众也了解到男主确实有学到很多技能,但他到底学得怎么样,却无法量化地传递给观众。

       简单来说,要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好的方式还是考试。这一点在幻想故事中也无法避免。所以哈利·波特来到霍格沃兹也还是要考试,杰克来到阿凡达星,更是要考试,还要轰轰烈烈地考,考得心惊胆战,考得帅气无比!

       考试是为了测试主角有否准备好迎接接下来更艰险的战斗,用确凿无疑的事实向观众传递主角学习的成果。考试也可能会为他增加更强的技能和装备(比如通过考试得到一驾拉风的坐骑~)。考试未必都会像《阿凡达》这样以考试的样子出现,在《功夫熊猫2》中,熊猫学会太极的那一刻,并没有考试这个形式,但试炼同样存在——他第一次直面心中那段被掩埋的过去,悲痛几次让他想要放弃追溯过去,但他挺过来了,他正面对上了这段噩梦,靠勇气跨越了过去,试炼通过了!他也就学会了太极这个技能。

       小窍门:要让主角得到一种技能、装备,就可以安排一个师傅和一次试炼。试炼可以明面上的考试,比如《hunterXhunter》中的猎人考试,也可以是一种危难的情境,如上面说到的《功夫熊猫2》。

       【人物原型】

       ——《作家之路》原文摘抄——

       同时我认为拉飞奇应该有更多事可做。我希望他更像梅林,这个阅历丰富的智者,也许曾是国王的参谋,他必须装疯卖傻,让自己看起来对篡位者没有威胁,挑起保护年轻王子的责任,看着隐姓埋名的王子日渐长大,并训练他,等待王子准备就绪,夺回王位的那一刻到来。我建议把拉飞奇编入第二幕,扮演师父角色,让他陪伴辛巴进入非常世界,发挥师父的作用:提供英雄所需,让英雄完成旅程,无惧死亡。

       ——我们能学到什么?——

       ★5.寻找原型。

       如果你觉得你自己文中某个角色太弱了,没有存在感,没有达到你设计他时想达到的目的,那么就请你考虑一下,你一开始设计他时,有没有想到什么类似的经典角色?比如作者从拉飞奇想到梅林,有了具体的原型,你就可以通过对比来发现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梅林的经历和拉飞奇一对比,就马上能发现,拉飞奇在保护王子、训练王子、帮助王子夺回王位这些戏份上严重缺失。如果你有意将拉飞奇塑造得更出众,显然就能朝这些方向努力,给这些情节加戏,从而加强拉飞奇的角色分量。至于这些经典的原型从哪里找?只要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人气人物,你都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参考^__^

       【场景设计】

       ——《作家之路》原文摘抄——

       以分镜表介绍时,辛巴回到荣耀石的详细过程还没出现。我们讨论出几种选项。辛巴可能跟娜娜、丁满与彭彭离开非常世界,说好一起对抗刀疤。或是辛巴在与丁满和彭彭分道扬镳后,跟娜娜一起回去,丁满与彭彭稍后改变心意也跟来了。最后的决定是,辛巴在夜里独自离去,娜娜、丁满与彭彭隔天一早才发现他已经离开。拉飞奇告诉他们,辛巴动身去取回应得的地位,他们加快脚步追上他。

       ——我们能学到什么?——

       ★6.在两点之间找到最曲折的那条路。

       剧本写作可能和小说写作有点不同。剧本更强调结构,因此很多时候是先确定下几个时间点上的剧情,再想办法串联。这时候碰到的问题就是,起始点和终点都已经确定,那么应该以什么标准来取舍这当中的情节呢?

       我个人觉得有2个标准:

       ①最符合人物性格的。

       ②最曲折、最有戏剧性的。

       以这两个标准,我们来看一下《狮子王》这个例子:

       关于辛巴会草原可以由如下三种剧情设置方式。

       第一条:辛巴带着娜娜、丁满、彭彭回到草原。

       第二条:辛巴和娜娜一起走,丁满和彭彭改变主意后追上。

       第三条:辛巴一个人偷偷离开,娜娜和丁满、彭彭追上。

       辛巴的性格中几乎从来没出现过“领导者”这个选项。小时候他和娜娜玩在一起,从来都是娜娜做主。他和丁满彭彭一起,作为一只狮子这样的草原之王,却让丁满彭彭完全主导了食物方向……因此,第一条说他带着娜娜、丁满、彭彭一起回到草原,看起来实在不太像他会做的事。

       第二条选项,他跟娜娜离开,丁满和彭彭改变主意后跟上来。乍看起来跟第三条选项差不多,只不过这条里,他不是一个人走而是和娜娜一起走。但就是在这个微妙的一点上,明显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性格。在第二条选项中,辛巴等于是选择了娜娜,背叛了丁满和彭彭的友谊。这一点对优柔寡断的小狮子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偏激之举。

       那么只有第三条是最符合他性格的,第一,他撇下娜娜表示自己完全是因为要承担责任才回去草原,并不是由于感情亲疏的选择;第二,他选择不告而别,其实也是逃避性格的一种表现。除了这两点性格上的考量外,第三条也是最曲折,最有戏剧性的选择。

       让我们把这三条选项所能写的戏剧场面列一下就清楚了:

       第一条:辛巴带着娜娜、丁满、彭彭回到草原。

       戏剧场面:

       ①辛巴把娜娜介绍给丁满、彭彭,介绍自己的过去,丁满、彭彭表示要帮助他夺回王位。

       第二条:辛巴和娜娜一起走,丁满和彭彭改变主意后追上。

       戏剧场面:

       ①辛巴把娜娜介绍给丁满、彭彭,介绍自己的过去,丁满、彭彭不愿离开森林,目送辛巴、娜娜离开。

       ②辛巴离开后,丁满和彭彭越想越担心,最终还是追了上去。

       第三条:辛巴一个人偷偷离开,娜娜和丁满、彭彭追上。

       戏剧场面:

       ①辛巴不愿意和娜娜离开,娜娜生气。

       ②娜娜第二天早上找不到辛巴,质问丁满、彭彭。

       ③三只动物得到拉飞奇的指示,知道辛巴偷偷离开森林回到了草原,连忙一起赶上。

       很明显可以看到,第三条可以写出3个戏剧场面,且每个场面都有转折和冲突,确实是最有戏剧性的一条路!

       小窍门: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情节太平淡,可以试试“在两点之间找最曲折的路”这一招。秘诀就在于,别让主角碰点什么事、知道点什么事就告诉所有其他角色。只要主角少说多做,就会制造误会,其他角色就得先猜主角怎么了、这么做有什么意义,跌宕起伏的情节就出现了

 

合作方动态

关闭
星光中文网隶属于北京华夏星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将原创作品输送到影视工业的文学网站,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建立作者和影视工业的对话环境。其运营团队是一支由拥有在中国电影、电视界从业30年,成功运作过多个大型原创网站和门户网络原创频道的运营团队,在影业界和原创文学界具有广泛、深厚的人脉和号召力,能够专业的判别原创作 者和作品的市场价值,更有组织影视改编、生产、宣传、推广的机制和能力;组织创作、生产、宣传、推广的丰富经验。
    客服QQ:1055000316

京网文 (2015) 0544-22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 140336号

京ICP备13041654号-1 / 京ICP证1304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