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9 11:16:46
来源:经济观察报[摘要]“现在的北京,几乎每家咖啡馆都坐着一群聊剧本、谈投资的电影人。大家开始习惯用互联网的新鲜词汇来包装项目。”
国内著名独立电影导演刘浩这样描述中国电影业的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涌入电影这个充满了魅力与风险的行当。
最重要的是,投身电影的热潮中,出现了互联网巨头的身影,而且它们似乎不是玩票,而是想做“百年老店”。
电影是一门艺术,它依赖于直觉、天分,决定成败的首先是故事文本的好坏。那么,开始电影淘金之旅的互联网巨头们有戏吗?
在阿里巴巴、开始玩起电影众筹后,9月17日,互动娱乐事业群宣布计划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目前唯一授权影视改编的小说《藏宝图》拍摄成电影,这标志着腾讯互娱正式进军电影产业。至此,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均投身电影娱乐产业。
就在20天前,百度、中信信托、中影集团达成影视文化产业金融众筹平台的战略合作,该众筹平台首批产品是《黄金时代》等电影,《黄金时代》讲述女作家萧红的传奇一生。据悉,该众筹平台会由百度金融牵头,目前已在百度内部命名为“百发有戏”。与此同时,百度旗下的爱奇艺与华策影视联合宣布,将共同出资成立华策爱奇艺影视公司。
而阿里巴巴此前入股了视频网站—优酷土豆和华数传媒、文化中国等公司,其上线的“娱乐宝”项目,首期囊括了《小时代3》、《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狼图腾》等影片。8月28日,优酷土豆集团也宣布成立电影公司“合一影业”,表示每年将投资不少于8部院线电影。
在外界看来,互联网公司进军电影业的路径大同小异,即通过众筹、大数据分析、网售电影票、开发电影衍生品等等挖掘电影业更大的商业空间。除此之外,还包括通过互联网思维进行电影的O2O营销。
显然,互联网公司的野心并不仅仅是收获票房,比如华策爱奇艺影视公司在生产内容的同时,还将进行游戏、电商等衍生品开发。
对于正在进行中的电影业的互联网化,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甚至预言电影公司未来都将给BAT三家打工,“今后中国电影公司可能最后变成BAT三大电影集团”。
但是电影首先是一门艺术,其次才是一门科学。这就意味着想跻身电影界的互联网巨头们想玩转这门生意,不是仅靠科技手段就能够解决的。
众筹与大数据
2010年,曾在国际电影节上屡次获奖的独立导演刘浩还在为剧本艰难找钱的路上奔波,而近年来,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他透露,由于热钱的涌入,电影筹资形式变得多样,相对于以前也比较容易,会有一些互联网公司主动找上门来,谈项目合作尤其是商业片,比如他计划明年拍摄的电影《风行者》,目前已有一些投资人主动洽谈。
“一个好的商业脚本、如果明星答应出演,现在找投资并不难。”
在电影投资的前期环节上,来自互联网的众筹模式目前已被运用到电影融资中。
比如,电影《我就是我》面向粉丝展开众筹,20天募集到约501万元,导演范立欣说:“互联网电影众筹帮助我们筹到了一部分经费,也很直接地告诉了我们观众在哪儿。”
文/李晶
京网文 (2015) 0544-22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 140336号
京ICP备13041654号-1 / 京ICP证1304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