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编剧] 张艺谋与李安的差距是制度造成?

2014-09-16 10:43:29

来源:知乎日报 

[摘要]张艺谋与李安曾经同样优秀,他们现在的差距是否是制度造成的?

 

       早期阶段,李安和张艺谋的确都是优秀的导演,整体水平的确是差不多的。
张艺谋是摄影师出身,李安姑且算是编剧出身。早期两位的长处,就各自落在了出身的领域上。张艺谋长于镜头和画面,李安长于文本和剧作。两人各自的早期作品,都是各自的优势领域取得的成绩。比如《红高粱》的色彩和镜头,“父亲”三部曲的文本。都是电影史上能留得下名字的作品。
而两位的优点缺点又正好互换。张艺谋的剧本能力相当普通,长年累月里需要借助中国小说界的几位大家进行文本支撑。早期的李安也有短板,镜头有文本意义上的设计,但是对摄影师的控制就很一般了。

       其他不那么短板的方面,双方各有千秋。比如对演员的调教,两位都非常善于拍女人戏。手上带出来的演员也都有不少。但是总体来说,李安略强,因为李安的男人戏也能拍的不错,张艺谋手上男人戏出彩的少。
而在对电影拍摄整体节奏的掌握上来说,张艺谋的执行力似乎比早期李安强一些。包括整合资源,和各种社会团体打交道的能力。文艺厂工还是要比家庭煮夫略胜的。

       两位导演对于题材和类型的尝试欲望,也都非常强烈,可以打平手。
张艺谋是中国大陆唯二最具进取心的导演(另一个是冯小刚),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以演员身份去香港拍摄《古今大战秦俑情》,回来东施效颦拍出了他永不再提的作品《代号美洲豹》。这不是黑,是真心赞扬张艺谋的超前视野。这种视野也是张艺谋以《英雄》开创中国电影工业新时代的依托。
李安更不用提,以少数族裔身份在好莱坞闯出一番事业,艰辛程度未必就比张艺谋在体制内被虐差多少。父亲三部曲之后去尝试《理智与情感》,又有《卧虎藏龙》使华语电影在好莱坞真正破冰,无一不是坚韧和勇气的结果。当然李安也在《绿巨人》这种跨度极大的项目铩羽过。到《少年派》,又转战 3d 特效领域,一直在突破自己的既有空间。

       两位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还有不断这种进步,真的叫人心生敬重。

       综合来比,不分伯仲

       那么什么是两人拉开差距的主要原因呢?

       个人认为,是弥补短板的能力。木桶原理大家都明白,谁能消除更多的短板,的总体水平就会领先。

       调教演员和掌控能力,这两点其实两位都没有大幅度明显的提升。就姑且不表了。

       咱们只说拉开差距的,用一句话概括:

       张艺谋至今没有学会写剧本,但是李安已经明白怎么拍电影了。

       李安的作品在镜头方面,自父亲三部曲之后,开始追平行业平均水平,以《卧虎藏龙》为一次毕业,《断背山》和《色戒》时代逐步超越行业平均,直到《少年派》,达到了业内领先的层次,而且是在 3d 电影这种新领域,取得的成绩也超乎想象。把《少年派》和《喜宴》放在一起,你能强烈地感受到近三十年的时光里,李安到底做了些什么。

       但是张艺谋呢,在文本方面几乎原地踏步。举一些没有小说界大家帮衬的电影,大家就能感觉的到了,《山楂树》vs《我的父亲母亲》,《三枪》和《有话好好说》,文本叙述能力上,张艺谋几乎没有真正的进步过,更不要说,还有《十面埋伏》和《幸福时光》这种剧本价值垫底的玩意儿。

       没有能够弥补短板,是张艺谋被李安甩开身位的直接原因。

       而如果放到大环境来看,张艺谋编剧能力的停滞不前,和整个中国电影行业编剧能力停滞甚至倒退是直接相关的。而李安在摄影方面的进步,则搭上了好莱坞整体进步的顺风车。再研究为什么中国编剧水准停滞不前,又不难得到结论……

合作方动态

关闭
星光中文网隶属于北京华夏星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将原创作品输送到影视工业的文学网站,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建立作者和影视工业的对话环境。其运营团队是一支由拥有在中国电影、电视界从业30年,成功运作过多个大型原创网站和门户网络原创频道的运营团队,在影业界和原创文学界具有广泛、深厚的人脉和号召力,能够专业的判别原创作 者和作品的市场价值,更有组织影视改编、生产、宣传、推广的机制和能力;组织创作、生产、宣传、推广的丰富经验。
    客服QQ:1055000316

京网文 (2015) 0544-22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 140336号

京ICP备13041654号-1 / 京ICP证1304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