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1 15:29:41
来源:中国新闻网[摘要]“我做过钓鱼台服务生,干过编剧,当了导演,我就是好奇,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在人们看来,编剧周智勇如他《中国合伙人》的主人公一样是个励志的典型,可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却自白道,“我很庆幸自己这些年没什么‘长进’,和当服务员那时候的我没有太大区别。”
“我做过钓鱼台服务生,干过编剧,当了导演,我就是好奇,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在人们看来,编剧周智勇如他《中国合伙人》的主人公一样是个励志的典型,可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却自白道,“我很庆幸自己这些年没什么‘长进’,和当服务员那时候的我没有太大区别。”
1994年,周智勇来到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做了三年服务生,随后报考中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考中戏没有目的性,就想证明服务员里我可以做“一哥”,不走寻常路。2006年,《疯狂的石头》一炮而红,让周智勇拿下了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
周智勇说,“干了这行发现还挺简单的,于是我觉得有必要再干好点。许多人说服务员怎么能当编剧呢,你质疑的时候我不反抗,我就用结果去证明给你。”
由于不满足于编剧,周智勇自告奋勇当起了导演。2008年上海电影节为帮助发掘电影新锐导演,专门设立了为电影项目与资本对接的创投会,周智勇“假装”导演身份带着《钓大鱼》电影项目进行了述职。在几百人的舞台上,能言会道的周智勇过于紧张,把演讲说得磕磕绊绊。尽管如此,他还是得到了许多投资人的青睐,这段怯场的经历也被他写到了《中国合伙人》邓超扮演的孟晓骏身上。
“在得到投资后,我觉得导演太好当了,自己也有点飘,听不进别人说什么。”由于对过分自信和缺乏经验,周智勇虽然15天就找到了投资,拍摄计划却因为合作原因遗憾搁浅了。
失败并没有停止周智勇的尝试,他编剧、导演的《了不起的周先生》讲述了自己在钓鱼台做服务员的真实经历。“这一次,我与大家采用了开放式的合作,互通有无。遇到问题,我会主动说这场戏我不会拍请大家,请帮帮我。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导演的位子和权力感真的不重要,你拍得好谁都会愿意给你放一个板凳,拍不好抢板凳也没人给你坐。”
“导演更像是指挥家,讲求配合。”经历了编剧到导演的角色转换,周智勇坦言,“以前写剧本拿给导演改,总认为别人在毁坏你的小孩。做导演后才觉得它不是个人的,而要为消费者服务。尽管写得很好,但客观原因拍不到,是否能以另外一种形式到达效果。”
未来,周智勇希望能完成从职业编剧到职业导演的转型。“我现在写的是喜剧片、励志片、爱情片,我也很感兴趣科幻片、凶杀片、动画片。”
周智勇幽默地把观影比作吃饭。“路边摊可以去,小龙虾可以吃,也要有高大上的鲍鱼海参。消费者我不了解,但我只要保证我自己的菜童叟无欺、不放地沟油。”
京网文 (2015) 0544-22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 140336号
京ICP备13041654号-1 / 京ICP证130473号